碧峰环境

当前位置

长江入河排污口一线排查纪实——科技手段让执法更精准、更高效
来源: | 作者:pmoebbeba | 发布时间: 2019-04-25 | 5428 次浏览 | 分享到:

长江入河排污口数量庞大,如何实现“应查尽查”,靠传统的“人海战术”“大海捞针”是否可行,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在泰州和重庆的试点排查给出答案,两地仅用三天就完成现场核查工作。能有上述高效进展,科技手段功不可没。

与以往不同的是,试点工作中,不仅有拉网式现场人工排查,还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红外热感应、无人船声呐扫描、管道机器人等技术设备辅助排查,是一场空、地、水下立体式“大体检”的探索与尝试。在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玉琴看来,正是设备上的鸟枪换炮,让当地的试点排查更精准、更高效。

在试点工作中,均采用“三级排查”方式,即无人机航测先行,排查疑似排污口;组织人员现场核查,对各类排污口逐一登记确认;对疑难问题和水下、桥下、码头下等隐蔽盲区进行重点攻坚,查缺补漏。目前,两试点城市均完成二级排查工作。

在天空中,无人机的引用犹如带来天眼,尽管是首次参与执行生态环境领域的大规模排查任务,但以其广阔的视角取得不俗战绩。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杨海军同志介绍,无人机运用过程是,利用高分辨率的无人机对需要排查的区域先飞一遍,然后开展图像解译,分辨疑似排污口,为后期的人工排查提供方向和坐标。先来看精度,无人机航测的精度非常高,不到0.1米,这意味着大约巴掌宽的口子都可以识别出来。再来看效率,在重庆市渝北区内长18公里,宽5公里,面积共90平方公里的沿江区域,借助无人机航拍,仅用1周时间就识别出全部疑似排污口点位。

在地面的现场核查中,一款手机App成为排查人员的好帮手。参与排查的渝北区环境行政执法支队应急大队队长王聪,以前每次现场巡查后,他们都要用文档写下现场情况,不仅费时而且可能还不规范。现在的排查App可以现场办公,一张表格7项内容,简洁高效、重点突出,一键操作完成了定位、拍照、填报等一系列工作,让现场核查工作更高效、更规范。

 “现在我们执法系统也开始使用一些新的装备和手段来提高我们的能力,这次使用的无人机、无人船、红外、声呐和执法APP等技术手段,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新的技术来了,首先是我们一线骨干要能够对新技术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或者能够操作,这样以后才可能全面铺开。”

对水下、码头下等隐蔽盲区,无人船搭载的声呐探测设备可谓是排查利器。比如,在重庆两江新区黄桷水库排查时,排查人员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初步判定水下可能有排污口,但是由于水库较深,再加上水的颜色浑浊,排查人员很难下水排查。为了准确摸清水下情况,一艘声呐技术的无人船首次开始下水探测。这台无人船可以准确探测到深度80米,宽度100米范围内的暗管。20多分钟后,黄桷水库里的4根暗管,就清晰地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上。

由于采纳了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感应设备,水面下正在排放的污水也难逃“法眼”。在重庆市渝北区黑水滩河的巡查中,水面上密集的泡沫引起了排查人员的注意。由于地形复杂,排查人员决定运用无人机红外热感应来尽快找到排污口。当无人机飞到河流上游约800米的位置,红外感应显示水温异常。随后,根据无人机的定位显示,排查人员找到一个加工厂,调查发现异常污水就是从该加工厂直接排出的,执法人员现场立即组织调查取证,提升了执法效能。

“这也是无人机、无人船、红外遥感、声呐探测等科技手段在现场第一次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取得的经验非常宝贵。”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负责人介绍。“这些技术手段有效延伸了现场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执法人员更加耳聪目明,对今后执法工作很有帮助”。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