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今天在成都正式启动。
近年来,沿江11省市及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各项工作,在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联合印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还专门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启动了“消除劣Ⅴ类断面、排污口整治、绿盾、‘三磷’整治、清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和工业园区整治”等8个专项行动。
记者了解到,当前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做到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恰恰需要科技的强有力支撑。水专项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研发了钢铁、石化等典型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1000余项,授权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建设科技示范工程1500余项,产学研开发平台和基地300余个,研制了一批关键设备和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和水污染治理创新团队,为示范流域水质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生态环境部精心组织策划了针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将在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开展。
这次在成都的活动是第一站。生态环境部事前收集梳理了长江上游省(市)的科技需求,同时有针对性地精心筛选了水专项在行业水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控制以及水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并通过模型、实物、展板等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地方管理部门、企业直观地了解技术成果情况,并根据需求与成果拥有方或研发单位直接洽谈,帮助地方和企业争取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最大的问题。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约30家技术支持单位进行了现场宣介,并与地方管理部门、企业等进行了面对面的对接洽谈,取得了较好效果。
今后,还将陆续把其他科研项目的成果充实进来,结合地方治污需求,送科技、解难题,在科研人员、技术持有方和管理部门、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
据了解,紧密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正全力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与流动平台。线上平台将汇聚环境科技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权威专家与学者,具有开放式的科技需求收集与分析功能,能够根据治污需求智能匹配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环境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交流与服务。线下环境科技成果推介流动平台,是为各地方、企业量身定制的,主要根据各地方、企业的治污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遴选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进行宣传、展示与讲解,让科研人员、技术持有方与地方管理部门、企业等进行对接洽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精准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自长江上游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省(市)管理部门、工业园区及企业等代表700余人参加了活动。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承办了本次活动。